东莞高埗镇东江河畔稍潭工业区,裕元鞋厂三片青白相间的厂房错落耸立,全世界最大的耐克等品牌鞋代工基地多年来成为这里的名片。
在经历近半月的工潮事件后,一些长期以来累积的难题正在考验着裕元工业,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制鞋OEM巨头身上,折射出中国多数制造业面临的普遍困境。
人工成本难题
对净利润率只有5.7%的裕元工业而言,“调整员工福利对集团财务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”。2013年度裕元营业总收入75.83亿美元,较上年度增加4.1%,但净利润却减少7.1%,只有4.348亿美元。若将230元每月生活补贴普惠到公司在整个中国的16万生产工人,仅此一项就达1.1亿美元,相当于蚕食掉2013年25%的利润。
大客户或调整订单
持续半月之久的工潮甚至惊动了阿迪达斯、耐克等上游客户。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,德国体育用品公司阿迪达斯正在重新分配中国区供应商的订单量,减少裕元工厂劳资纠纷对其运动鞋供应的影响。
而据路透社报道,耐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马克·帕克(Mark Parker)在波士顿参加波士顿大学主管人员俱乐部午餐会间隙表示,耐克在供应商工厂发生大规模罢工后,正考虑在中国之内转移生产基地。
迁移产能之惑
“对于制鞋行业来说,由于工艺相对复杂,技术难度也高一些,对员工的技能、供应链的要求也高。所以目前中国的制鞋业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,没有办法完全迁移出去。按目前的情形来看,虽然可以暂时缓解一下压力,但是一个地方的产业总有一个投资的过程,一旦越南等东南亚地方成熟起来,最终还是会迁移出去的。”上述企业创始人告诉记者